既没法还嘴,又不能让舆论继续发酵,那怎么办?
只能展现一个姿态啊!你看我好委屈,我好气愤!
我们畅想全体,誓死捍卫荣誉!
相当奈斯,这波搏同情…屁用没有。
而舆论真的会如老柳期许的那样,看到畅想的态度,从而同情畅想的处境吗?
他想多了。
从开始到现在,畅想的公关可谓毫无章法。虽然还没出昏招,可也被齐磊逼到了墙角。
而反观齐磊这边,吸引公众关注度、议程设置、突破上限效果、替换刻板印象,看似野蛮跋扈,甚至咄咄逼人,但却是层层递进,有条不紊。
复盘下来。
齐磊先是挑起事端,等着畅想回应,这是吸引流量。
再针对畅想的回应,一一反驳。
而且,那里面是埋了坑的。
三条反驳,第一条、第二条,把畅想的嘴堵死了。
畅想决计不敢公布财务状况,更不敢把奇石收购畅想集团的过程公布出来。
只有第三条,留了一个看似疏漏的口子。
第三条,齐磊完全就是口嗨,却是没有实质性的东西。
畅想唯一可以回应的,也只有第三条。
而等畅想回应,那么,收购的议程就被替换成了畅想是不是民族企业标杆的议程。
齐磊紧接着又把南老抛了出来,用南老的经历,说一半儿,留一半儿的继续挖坑。
公众的好奇心会打破【上限效果】,对此事持续关注下去。
要不然,一下把猛料都爆出来,两家吵来吵去,公众没多久就烦了,会重新回到,“只是收购与不想被收购而已,两个奸商吵架,有什么好看的?”
而同时,齐磊也替换了一个【刻板印象】,那就是,畅想是民族企业标杆?还是有南老的畅想才是民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