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桃,“解放前的。”
齐磊眼前一亮,“那可以研究研究!”
别觉得老房子,甚至解放前的老房子,不怎么样。
哈市的老房子很怪,你要是解放之后的那种三四十年的老房子,那就不考虑了,基本就没戏。
结构老旧,全是筒子楼之类的集体建筑,不适合公司办公。
可要说是解放之前,就要另当别论了,还真可以研究研究。
这要从哈市的历史说起.。
哈市在百年前,就是远东地区与欧洲交流的贸易、文化中心。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又有大量沙俄贵族逃亡到东北定居在哈市。
那个时期,满大街的白人,街边一个要饭的都可能是沙俄公主。
而随着这些白人的进入,也把欧洲文化带入哈市,影响着哈市的方方面面。
比如说,做为哈市特产的红肠、大列巴,其实都来自西方。
在建筑风格上影响更为深远。
旧时代的哈市堪称是‘巴洛克’建筑艺术博物馆,更有东方小巴黎的美称。
即便是解放之后,哈市老城区大多数建筑风格依旧沿袭着旧时代的整体特色。
和南方古镇水乡的中式古风不同,在八九十年代,置身哈市老城区的街道上,入眼都是偏向老欧洲的精致线条,颇有几分浪漫气息。
像是索菲亚教堂,还有旧时代的建筑群,无论从美学角度,还是舒适度上,都可圈可点。
如果能找到一栋巴洛克风的老建筑做为办公地点,亦不失一个不错的选择。
周桃所说的老房子,就属于这种。
她推荐的那个位置在松花江大街,原本是伪满时期意国的领事公馆,解放后归属是龙江广播电视厅,后来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招待所和培训中心。
再然后,年久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