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他的档案,此人确实有几分本事。
他并不是赤县城土生土长的人,而是在十多年前从另一座城池逃难来的,原先的职业是个账房。
后来他经过打拼,硬生生从一位流民成为了拥有户籍的本地人。
并且过程非常干净,没有什么污点。
根据我们的调查,喻炳富他们似乎准备做个牙行。”
林立闻言一愣:
“牙行?”
牙行,是本土古代和近代从事贸易中介的商业组织。
先秦及汉代,贸易中介人被称驵、驵侩。
等到了唐五代就开始称为牙、牙郎、牙侩,宋元明清又有引领百姓、经纪、行老之称,一般称之为牙人。
到了明代嘉靖时,牙人正式开始称行,1523制定的市场法中是首次提及了“牙行”一说。
也就是说。
那位名叫喻炳富的平民,准备做的是中介事宜。
这时,施泽鸿又出声了:
“我曾经和几位专家交谈过,他们也认为牙行其实是个非常不错的商业方向。
毕竟现在已经不是我们刚入城那会儿了。
整座赤县城虽然依旧在我们的管控之中,但强度早就不复一开始那般严格。
例如我们城外的几座村子。
说句实话,真要有人半夜逃跑,我们最少也要次日才会发现。
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我们不可能一直压着他们。
而随着我们各项指令的放松,牙行也就具备了出现的可能。”
正如施泽鸿所说。
目前兔子们虽然依旧在吸纳流民,但整个城池的管控力度已经没有当初那么大了。
一开始的时候,赤县城实行的是军管和宵禁。
食物都是直接去救济点按人头领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