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带着医院回80年 > 第362章 市属的重点企业

第362章 市属的重点企业(3 / 4)

这陈巧姑吓得手足无措,毕竟只是一个20岁的小姑娘,成长还是需要过程啊。

关键时刻就要看陈亦根同志了,人家虽然没接待过这么大的干部,但做为一个农村土皇帝,多少总有点见识的。

李书记和韩专员到每一个车间都去转了一圈,看到这么简陋的一家工厂,员工还全部都是没有文化的农民,却创造出了整个地区首屈一指的出口药品。

让这两位地区主要领导都是感概不己,再想想地区下属的那么多工厂企业,几千人的厂也有,几十人的厂也不少,却没有一家能像庆丰厂这样牛逼的。

于是这位李书记就在现场办起了公来。

“同志们,通过这次庆丰药厂的参观和调研,给了我们一个深深的启发呀,你们看看,这些农民兄弟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我们国家,为我们越州地区创造了大量的外汇。

人家开动脑子,主动出击,利用自己的拳头产品去赚的是外国人的钱,没有在窝里横,这是不是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呢?

很多工厂不在等上级分配的任务,没任务时就养着一群闲人,这样迟早是要出大问题的。如果哪一天厂子维护不下去,国家又不能一管到底,那怎么办?”

做为改革派的李兵权,当然不会错过这么一个现场教育的机会,就连韩丁泽也是点点头,表示赞同这些话。

因为越州地区的国营厂已经慢慢显露出弊端了,大面积亏损已经成了定局,这也给地区财政带来了沉重的包袱。

就像陈夏经常去买布的“湖口纺织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最后大量资金、布匹全部都积压在仓库里。

工人的工资还要照发,发不出就到上级部门那里去讨要,甚至采取一些过激手段。

换了谁都受不了,李兵权还好,毕竟是主管人事的行政长官,而韩丁泽这位主管经济的长官却有切肤之痛,现在大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