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有工作没有完成,就是他统计了那些流感儿童人数后,让家长们都把那些孩子们都统一叫到了大队部。
然后拿出听诊器和体温计亲自给孩子们看起来病来。
最后从随身包里拿出一袋袋用纸包着的奥司他韦,根据不同体重换算出不同的药量,发给那些患病的孩子们。
村民们都不好意思,一个劲的要给钱或者给粮食,都被陈夏劝阻了。
陈国庆还有点着急,“老二,你这赚钱也不容易,可不能让你亏本,你还有陈秋和陈冬要养活呢。”
陈夏不以为意:“没事的,国庆叔,我也是庆丰村的一份子,帮助乡亲们也是应该的。至于这里亏的钱,我可以去别的地方赚嘛。”
陈亦根没说什么废话,他是村支书兼大队长,又是陈氏宗族的族长,子孙越出息,对族人越帮助,他都是支持和鼓励的。
反过了,陈夏哪天遇到困难了,庆丰村人去帮他也是应尽的义务。
分完药,陈夏又嘱咐了一句:
“这些药吃三天,三天内肯定能退烧,不退烧千万要到四院来找我,不要拖。
我也实话说了,这些药很贵,就这6小袋,我在柯镇要卖15元,或者90斤大米。
所以以后有其他村民问起来,你们就按这个价格说,咱们村我都勉强,其他村我实在供应不起了。”
围观的村民们都倒吸了一口冷气,看向陈夏的目光变得敬畏了许多。
15元一份,这里起码分出去30份,这得是多少钱啊?
那些病人家属更是感激得不知道说什么。
哪怕陈夏一定不肯收东西,在回柯镇的时候,船上也放满了鸡蛋、玉米、番薯等农家自己产的东西。
然后一群人站在码头,依依不舍地跟他告别。
陈夏回到柯镇后,已经有不少病人在梅园门口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