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晚清帝国风云3·火烧圆明园 > 站墙子

站墙子(2 / 3)

已渗入湘军的血液之中。就在李鸿章临别安庆前夕,曾国藩特别告诫他不要急于求战,而应先练就精兵,站稳脚跟,他还针对李鸿章急躁任性的性格弱点,以“深沉”二字进行戒勉。其他好友如李续宜等人也纷纷以“从容”“勿急”等字相赠。对于师友们的这些劝诫,李鸿章都铭记在心,表示“当奉为枕中秘”。

淮军到上海后,洋人屡屡要求他们出兵“会剿”,与洋兵共同作战,李鸿章都不肯答应。李鸿章的这一态度得到了曾国藩的大力支持,后者在来函中指示:“阁下此次专以练兵学战为性命根本……阁下此时除选将、练兵、筹饷,别无政事;除点名、看操、查墙,别无功夫。”

这时,朝中恭亲王、文祥等人也主张淮军即刻参与“会剿”,借洋兵之力打击太平军。那拉氏难以决断,专门为此征询曾国藩的意见。

在回奏中,曾国藩以科举打了个比方。一个读书人如果具备一点功底,文章也能写出个大概模样来,那么在他报名应试时找别人将自己的文章适当润色一下,虽然是作弊,但还能勉强说得过去。如果他既不能写文章,又不赴试,只是一味找枪手顶替,则无论最后是否会被录取,都会令父兄蒙羞。

曾国藩说淮军就好像是那个报名应试者,而专借洋兵之力,则就相当于单纯地以枪手顶替。他的意见非常明确,在淮军尚未能够练成精兵的情况下,一味想靠“会剿”投机取巧,若不能取胜,必然贻笑外邦,有辱国格;若侥幸取胜,又后患莫测,洋人会以为中国无兵,从而更加轻视中华。

曾国藩同时致信恭亲王等人,进一步说明了现阶段淮军所面临的困难:李鸿章一军,惯战者不过两千人(指编入的湘军精锐),其余都是刚刚才集结起来的士兵,操练未精,胜败难料。

曾国藩认为应分三个阶段使用淮军:第一个阶段是专心训练,等第一个阶段完成,初步具备战而能胜的实力和把握了,才能进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