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晚清帝国风云3·火烧圆明园 > 该服还得服

该服还得服(2 / 3)

城。

这时咸丰已收到了联军入城的奏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他一直被动地移走于战、和之间,态度忽上忽下,忽高忽低,但归结到一块则是色厉内荏,基本上是对方不出拳,他便犟一下,打上一两拳,他就软了,最后该服还得服。

得知英法联军占领了北京,咸丰完全没了脾气,给奕訢发来上谕,让他赶快进城与洋人画押盖印,互换和约。正好俄国公使伊格那提耶夫也从中担保,说恭亲王入城后,英法两国决不会给他吃眼前亏,奕訢这才入城。

奕訢既已入城,英法的照会自然要送到其手中。奕訢本身拥有皇兄授权,哪里还敢因为耽搁和约而导致皇城可能被毁,于是马上同意了英法关于签字换约的要求。对于照会中所提及的虐俘一事,他表示愿意把参与虐俘的肇事者交给联军处理。

紫禁城毕竟是皇城,英国政府担心劫掠和火烧皇城,会令清政府立马垮台,从而让他们觉得更难打交道的太平天国统治中国,这是他们所不愿面对的,同时奕訢的迅速答复和应承也确实让葛罗的疯狂计划没了借口。

奕訢所说移交肇事者的建议,则被额尔金一口拒绝。额尔金身边有巴夏礼这样的“中国通”作为参谋,知道中国官员极善套路。恭亲王嘴上说要交出所有肇事者,可是到头来很可能交出的只是一些低级卫兵或狱吏,真正在背后授意的上层官员一个都不会拿出来(按照英国人的想法,连恭亲王本人也可能涉嫌虐俘事件),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绕了一圈之后,额尔金依旧向联军下达了火烧圆明园的命令,由于法军拒绝合作,便只能由英军单独实施这一行动。

按照一本清人所写笔记所载,英法公使曾以虐杀战俘为借口,要求中方赔偿抚恤银五十万两,如不许才放火烧园。照会被送到奕訢手中,奕訢也在第一时间照会联军,表示愿意如数赔偿抚恤银。可是派去送照会的一名守备不仅未能送达,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