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湘募勇,但左李两军短则一两个月,长则三四个月才能投入战斗,同时奏调的张运兰军也尚在湖南。退一点说,就算这三支部队全部到位,也仅有一万五千人,加上鲍超等部,不过两万五千人。要执行三路东进计划,这点兵力根本就不够。
其实曾国藩在决定移师皖南,扎营祁门时,就没有马上东进的打算,他真正的用意,一方面是表示尊重朝廷保浙复苏的上谕,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太平军进入江西和皖南西部地区。
皖南现有兵力约万人,如果不守只攻,兵是不算少了,但让曾国藩伤脑筋的是,他帐下缺乏能够独当一面的将才。鲍超回四川探亲还没归队,左宗棠、李元度、张运兰均在湖南,李鸿章虽然已被曾国藩作为将才培养,可他既非湖南人,也没有亲自赴湘招募兵勇,而按照湘军“兵为将有”的特点,他根本指挥不动现有的任何一支部队。
自曾国藩移师皖南起,在将近两三个月之内,皖南湘军实际处于有兵无将的状态,打个比方,就好像一堆铜钱散落于地而没有拿绳子串起来一样。这对部队的战斗力有很大影响,曾国藩自己也说:“无好统将、好营官,虽百炼精勇无益也。”试想一下,倘若此时太平军借击破江南大营之势,全力进兵皖南,曾部是不是很危险?
曾国藩应该感到庆幸,那段时间,是上海牵制住了太平军犀利的攻击矛头。
十年前,上海不过是一座既小又不重要的孤立城市,十年后它已成为五个条约港中最大最重要的港口,相比之下连广州都黯然失色。上海的繁荣不是偶然的,在19世纪中期,长江下游是中国主要的丝绸产地,出口茶叶又多种植于江南丘陵,甚至于如果从上海取道长江销售鸦片,也比经由其他港口便利得多。有“英国官报”之称的上海《北华捷报》由此评论道:“上海是对外贸易的心脏,其他港口则不过是血管。”
对外贸易带来了巨大的财源,尤其是在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