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483 陈婉清和段云的毕业准备(求订阅)

483 陈婉清和段云的毕业准备(求订阅)(4 / 8)

,因此需要手写材料,比较麻烦。

接下来,田晴汇报了自己的工作,她本身做的实验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结论。

不过,送样到芬兰ronald团队那边,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ronald团队他们通过新型celiv测试手段,成功构建出叠层器件的器件结构、界面电荷复合情况与器件性能之间的相互关联,找到了传输层材料的选择与界面电荷复合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这种对应关系对于最终器件性能的影响。

基于这些结论,已经足以讲出一个故事。

于是,田晴开始整理文章,打算投《自然·光电》试一试。

虽然她投《自然》大子刊属于是“往高里投”,但不管怎么说,也是有一定中稿几率的。

毕竟,这个工作是背靠许秋之前《科学》文章的,也算是在蹭自己课题组的热点。

科研圈里的马太效应同样非常的明显,讲求赢者通吃。

比如,钙钛矿、石墨烯领域火起来后,哪怕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发现,也可以发表高档次的文章。

现在,许秋已经把有机光伏领域的热度做起来了,与之沾边的交叉工作,地位同样会水涨船高。

许秋这两周几乎没有做实验,他专心码了两周的文章,终于拿到了《自然》文章的初稿。

现在距离月底还有十天的时间,在前往漂亮国参加mrs会议之前,把这篇《自然》文章改好,投出去并没有什么问题。

组会上,许秋通过ppt,展示了《自然》文章中经由田晴润色过的四张正文的图片,讲述了一番自己的行文思路。

有机光伏团队里的其他人,这两周来,基本上也都是辅助许秋做实验,并没有展开自己的工作。

韩嘉莹带着徐心洁,主要负责器件制备,经过不同批次的十批器件进行重复性实验,现在二元单结l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