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426 我们变强了,但也变卷了(求订阅)

426 我们变强了,但也变卷了(求订阅)(6 / 7)

就不需要干满五年了,只需要干两年。

不过,话说回来,这条道路也确实是给普通人走的。

真正的大佬,根本不会从副教授这里等五年再慢悠悠升上去的。

常规的路子都是国外做几年博后或者访问学者,然后直接走人才引进回国,落地就是带帽子的教授。

比如魏兴思,别看他现在的样子,可能感觉他有点水,但许秋没来之前,魏兴思组里就发过ees这样的顶刊,而且组里的文章最低档次都是acsami。

其实,魏兴思已经是很强的那一拨人了,他看着弱,只是因为有许秋在旁衬托罢了。

学术圈里人和人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就像那些一直待在国内的普通青椒,尤其是现阶段年龄比较大的副教授、讲师,科研方面的潜力多半有限,能够厚积薄发起飞的非常少。

因为把时间再往前推到2000年左右,那个时候国内学术圈竞争很小,如果在那个时候都没能评上教授,基本上他们的科研能力就比较有限了。

换句话说,现在很多年轻副教授的科研水平,是高于一些老教授的,很多年轻讲师的科研水平,也是高于一些老的副教授。

这里只强调科研水平,其他方面则不一定。

许秋观察过魔都综合大学材料系的情况,里面就有几个年老的副教授,包括他的辅导员于强副教授,一个抱着系主任大腿当小老板的副教授,还有一个主要进行教学,以及教实验课程的副教授。

他们每年的科研产出都非常的少,几乎为零。

而且,许秋进入材料系的时候,他们的是副教授,现在四年过去了,还都是副教授,一个都升不上去,估计也就那个挂靠系主任的副教授有些机会吧。

另外,许秋还观察过隔壁化学系的四大院士,其中有三位公示了自己学术履历,这三位中有两位,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