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口味,口感没有那么辣了,甚至有的菜还稍微有些偏甜。
饭后,众人选择了桌游店,没有整花活,一起玩到了十一点多,各自返回宿舍。
国家奖学金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不过想收到钱,还是需要等一段时间的。
据本科时就拿过国奖的田晴所说,国奖比其他奖学金发奖时间都要晚几个月,大概率要到明年才能拿到钱。
周三上午,许秋之前投稿am的idic体系文章的审稿意见返回。
这次只有两个审稿人,都给出了正面的意见,提的问题都不算难回答,也不需要补充实验。
而且,其中一个审稿人还对许秋的工作高度赞扬,表示“这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得到了兼顾大尺寸、厚膜的高效率器件”。
许秋花费了半天的时间把文章改好,再次投掉。
另外一篇《自然·能源》的文章现在还处于同行评审的阶段,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收到审稿意见。
忙完文章的事情,许秋没有急着继续撰写《焦耳》综述,而是和孙沃、莫文琳一起突击复习实验室安全考试,考试的时间就在这周五中午。
这种考试因为有上千道题目,而且涉及的领域繁杂。
比如其他类型的实验室,包括生物实验室、核实验室的安全知识也在考核的范围之内。
再比如各种事故的急救方法,包括触电、各类物质中毒、皮肤接触酸性、碱性物质等等,也作为“常识”题目进行考察。
要是提前复习的话,隔一段时间就会忘记一大半,在考前突击的性价比是最高的。
当然,作为魔都综合大学的学生,许秋应试的能力是max的,刷题就完事了,完全不虚。
另外,还有辅导员说的要写2000字的,关于实验室安全和学术规范教育的思想感言。
对于撰写这种感言类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