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心理学家,可以单从面部表情以及平时的对话中,来推断出一堆东西来。
倒不如直接听听正主怎么说。
许秋又叉起一块炸鱼,炸鱼是小块状的,看起来像是鸡米花,他沾了沾酱,尝了一口。
特质的酱料中和掉了一部分炸物的油腻感,吃起来口感很好,并不是很腻,比肯麦基的炸鱼薯条味道还好一些。
见她还没有要开口的迹象,许秋切换了柔和的语气,说道:“学妹,有什么事情,说来听听。”
这种语气他平常一般都不会用的,说出来的话他自我感觉还有些怪怪的。
对此,韩嘉莹倒是没什么特别反应,她抬头和许秋对视了一会儿,随后低下了头,说道:
“师兄,我有些迷茫。”
“科研方面的?还是?”许秋试探问道。
“嗯,算是科研方面的吧”韩嘉莹轻轻点了点头。
“这样啊……”许秋陷入思考。
有了这样一条明确的线索,他分析起来就简单多了。
他经过这半年多的科研工作,自认为对科研还是有一些心得的。
如果学妹是其他方面的问题,那还真不好分析。
许秋认为科研之路是一个漫长的旅途,它的一个重要的临界点,是博士毕业,在博士毕业前,都可以视为科研的前期。
正常入学的学生,18岁进入大学,本科四年,硕士三年,博士三年。
等博士毕业的时候都已经28岁,接近30岁了,但科研之路才刚刚入门。
科研的前期,他认为又分为三个小阶段。
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初入课题组的入门阶段,要学习各项基础技能,包括做实验、看文献、写论文、熟悉仪器操作、处理各种实验意外事件等等。
这个阶段是有对科研的好奇心、新鲜感加持的,因此大多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