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摘要部分呢?”魏老师道。
陈婉清不语,许秋只好接话道:
“摘要和结论部分是是我写的,正文部分主要是学姐写的,我负责精修。”
“不错,许秋你的进步很大嘛,我读了摘要后,就感觉不像是她写的。”
魏兴思说完,看向正文和图片部分。
在拿给魏老师看之前,许秋已经认真的检查过了几遍,但还是被魏老师挑出几处问题来。
三人来来回回改了四五次。
一个下午过去,终于改的差不多了,魏老师说道:
“这次的进度很快嘛,那就晚上投掉,不过有个问题,上一篇就是转投的acsami,这次最好不要投同一个期刊。
还是投macromolecules吧,老牌期刊,就是近些年不太行了,影响因子也一直在5左右,上不去。”
“好呀。”陈婉清道。
……
回到实验室。
许秋疑惑道:“这次魏老师怎么不加吴菲菲的名字了。”
“可能他认可你的写文章能力了吧,”陈婉清道:
之前我们文章写的太烂了,直接让他改的话,会浪费他大量的时间,因此他就会让吴菲菲先帮他改一遍,自然就要把她加到作者里面。
学术界像这种挂名现象其实很常见的,很多文章都是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作者的,其中大多数作者都没太大贡献的。
这也是为什么论文主要看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代表文章的主要是由谁完成的,通讯作者则代表了这是哪个课题组的工作。
不过,其中也会存在一些操作,比如:
新人小课题组想要发一篇好文章,可以在作者里面挂上行业大佬的名字,当然了也要经过对方的同意,这样编辑、审稿人看到大佬的名字后,过稿概率会稍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