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
蒸镀钙、铝电极。
准备测试。
许秋在测试时,第一片一般都会拿标样测试,或者拿心里觉得最有希望的样品测试。
测标样是为了判断这批器件的整体性能大概怎么样,如果标样比平均值低,那么整批器件的性能可能也是低于平均值的。
不过这批他没做标样,也不知道哪个条件比较好,完全是未知的探索,所以他就随便拿了一个样品,“1%,5s”。
测试后,得到效率为8.66%。
看到这个结果,许秋松了一口气。
这说明自己的推断是正确的,之前确实是涂的太厚了。
钙钛矿材料可以作为传输层,至少是比不涂传输层的性能要好。
只是,效率还没有到10%,可能是这个浓度下的薄膜太薄了吧。
他选了“2%,5s”的样品,继续测试。
果然效率提高了,达到了9.37%。
……
测试完其余23个样品。
最终,“3%,5.5s”样品的性能最佳。
效率可达10.24%,与pedot基准器件的效率相当。
离开模拟实验室,许秋看了下时间,都快十二点了。
今天又忘记去公共浴室洗澡,只能再去楼道冲凉了。
冰冷的水柱击打在身上,许秋非但不觉得冷,还觉得很兴奋。
他在心中盘算明天的实验计划:
可以进一步拓宽调控范围,比如溶液浓度为2.5%、3%、3.5%,转速不变。
此外,另外三个溶液体系,也可以做一做,虽然能超越4#样品的几率不大,但说不定会有奇迹呢。
…………
第二天,许秋前往实验室,惊讶的发现实验室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