漪之女,两人认祖归宗,与墨征南和燕国脱离关系,实现乌余自治,并在甘棠寺供奉的先祖前发誓,要重建乌余繁华,一雪前耻。
山南王第一个送来贺礼,支持乌余自治,而翡翠新皇玉连真斟酌再三,还是派出紫衣使道贺,选择性地忽视乌余王的所作所为。桑黎和南越的使者为表诚心,收集了流落到两国的乌余重宝,派人专程送回。之后,大古格的元震从西州送来急信,信上只有四个字,“来日方长”。
燕国的态度让人生疑,镇守大颖的燕太子始终不置一词,仿佛乌余无关痛痒,甚至有心撇开这个累赘。当消息传到墨征南处,墨征南哈哈大笑,用简单的“我成全你们”几个字作为结语,即刻下令猛攻宿州,不顾宿州边界的前锋营中有众多被**山拦截下来的百姓,下令烧光杀光,骑兵一过,皆成死地。
自此,乌余自治以乌余人的狂欢开始,到翡翠人的鲜血结束,对其他国家并未造成什么影响。随后,乌余王水长天宣称为维护乌余来之不易的成果,紧闭国门,不参加战争,并在一片混乱中开辟洞天福地,接纳各地逃亡的百姓。
消息传出,首先得到了翡翠东州和宿州百姓的响应,人们用牛车马车带上全部家当,纷纷朝乌余逃奔。翡翠新皇气急败坏,下令严禁迁徙,然而,连许多官员也弃职逃跑,如何拦得住潮水般的人流,而且边境官兵知晓**山前锋营之事,恨其明知不敌,还要将自己的同胞挡在前面送死,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加上乌余派出暗棋门疏通接应,对其允以重利,翡翠新皇的禁令成了一纸空文。
短短一个月内,乌余人口暴增,乌余王派人妥善安置,并且连续下了垦荒令、入籍令、奖励生育令等一连串的政令,条条都是利于迁徙的百姓,人们一传十十传百,不但东州宿州,远至西州南州的百姓也蜂拥而来,很快在册的人口就有乌余亡国前的半数,乌余的繁荣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