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即将兵临锦州城下,国民党内部却还在进行激烈的权斗。在“史上最弱内阁”无兵可援的情况下,曾经的民族英雄马占山作出了一个糊涂的决定,让自己后悔不已。
在接到天津来电后,本庄繁二话不说,除从嘉村旅团中抽调一个步兵联队,从海上赴天津以外,在陆路上也调集重兵,从沈阳出发,一直推进至大凌河一线。
借口就是要先拿下锦州,然后挺进山海关,支援天津租界。
大凌河离锦州城已经很近了,当年明朝悍将祖大寿就是在这条河边筑城跟满人死磕的。
锦州城的空气一下子紧张起来。
在此之前,东北军政临时机构已建在锦州,张学良的“老叔”张作相代理东北军司令。
锦州,进可攻,退可守。进,可以作为第一个战略支撑点,进而俯视东北全境;退,能扼守关外门户,拱卫华北和热河。
明朝时多少名将、勇将、悍将打造出来的坚固防线自然不是盖的。
大家都认为,打到这个份上,已是退无可退。
但此时的南京政府仍然被老蒋“不抵抗政策”绑住手脚,对国联干涉也心存侥幸。
既然关东军兵临锦州城下的借口是天津事变,那就首先在天津做出让步。
于是,令天津混混们也惊诧的一幕出现了。先前越打越起劲的保安总队黯然撤离,开往河北,而后来越看越没脾气的日租界则军民相庆,张灯结彩。
接着,国联的交涉也似乎给大家带来了新的希望。
当时尚未辞职的中国代表施肇基奉外交部之命,向国联正式提交“划锦州为中立区”提案,答应东北军可撤至山海关,但要求日军也不得进入锦州区域。锦州作为中立区,只能由英、法、意等中立国派军驻守。
“中立区”策略希望借助外力的意图很明显:你关东军再凶,敢跟这么多列强擦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