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轻啊。瞧这小脸肿的。”
说话的是张家东边的邻居于大婶,她跟牛老太年纪差不多,年轻的时候两人就不太对付。
尤其是看到张家的生活越来越好,而自家去年差点儿饿死了人,于大婶对牛老太是各种羡慕嫉妒恨。
偏偏牛老太会做人,能说会道,在张家村的人缘很不错。
即便于大婶背地里说她的坏话,也没多少人附和。
这次终于抓住牛老太的短处,于大婶自然不会放过。
其实,她比牛老太还要重男轻女。
牛老太虽然稀罕孙子,可也没把孙女们当成猫狗般随意处置。
反倒是于大婶,去年旱灾的时候,悄悄把家里的两个孙女卖了换粮食。
可这会儿,于大婶像个心疼小孙女的慈爱奶奶,不住的说张小雪可怜。
当然,她也不忘“劝说”牛老太,“孩子他牛婶,不是我说你,你这个做奶奶的,下手也太狠了,看把孩子给打得。不就是吃个鸡蛋嘛,人家小雪他爹在部队当兵,每个月都往家寄不少钱哩。那么多钱,都够给孩子买一箩筐鸡蛋了。”
好个神队友!
安妮暗自给于大婶树了个大拇指。
她把人都叫来,就是想当众给大家算算账,好让大家伙知道,整个张家其实都是张大海在养活,而“安大妮”作为张大海的妻子,就算不上工、不赚钱,张家人也没资格评判!
“还是于大婶明白事理。”
安妮煞有其事的点了下头,“我家男人在外面当兵,每个月二十六块钱的津贴,他吃住在部队,根本花不到什么钱,就把所有的津贴都寄了回来——”
原主之前,只知道说张大海的津贴全都进了牛老太的口袋,却没有仔细算过账。
要安妮来说,算账还是一笔笔的把数字列出来更有说服力、冲击力。
也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