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苏厨 > 第八百四十一章 改革

第八百四十一章 改革(4 / 5)

们翻白眼的位置——佥书枢密院事。

王中正,李宪,成了赵顼手里最能打的招牌。

李宪任两浙路静海军节度留后,准备组建新型水师,其实就是东海舰队。

王中正和狄咏提举三衙,王中正为侍卫亲军马军司都指挥使,狄咏任侍卫亲军步军司都指挥使,开始着手全面改造上四军。

其余南征武将文臣,一应赉赏有差。

军士赏给三倍!

同时,根据权御史中丞邓润甫,侍御史知杂事蔡确,奉诏同制置解盐使皮公弼所请,废除旧盐引,给盐商们一年的时间,将旧引替换成新引。

新引只承担提货凭证的功能,不再具备类似信用货币的作用。

宋朝出昏招将解盐作为淮南六路发运司仓本数年之后,终于扛不住了。

同提举成都府等路茶场公事蒲宗闵也赶紧上书,如果盐法扛不住,那蜀中的茶法更加扛不住,同样必须改。

发运副使卢秉上书,太好了,去年淮浙蝗灾,陛下你让发运司出本界上供之米,损市价粜,以活饥民。

然臣经过仔细考虑,觉得就算将米价降下来,贫者终不得米,所以请先清偿籴本,尽以其余赈恤流民。

臣以前的发运司主官入奏,每每多献羡余以希恩,成了替陛下赚差价的工具,欠了三司七十万缗旧负长期不还不说,一门心思捞钱,根本不顾老百姓死活。

发运司的职责应该是监督六路财赋,本来就不该参与做生意,不该有“羡余”这个概念。

这次正好,本钱也没有了,库存也没有了。

要不,咱将这机构撤了吧?

大宋经过实践之后,证明了苏油和张方平以金融论为指导的前瞻性目光是正确的,预言转运司卖大米,解盐官榷,蜀茶官榷统统行不通,也是正确的。

有了两浙盐和蜀盐蜀茶的成功示范和失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