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残本。
至于陛下要求的那些钟鼓漏刻,新历法,天文观测仪器等,反而成了简单的东西。
而这一切的基础,则是度量衡。
经过当今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们在司天监的激烈讨论,最后拿出了一套让所有人都亮瞎了眼的新式计量方案。
以陈昭明提出的理论为基础,众人计算出了天球离地面的高度,然后以天赤道到北极的距离取万分之一,作为标准长度。
等这个数值推算出来之后,所有科学家立刻如同看妖孽一般看着苏油,给个解释先!
苏油只好摸着鼻子赧笑:“巧合,纯属巧合……”
现在的人不知道恒星离自己无限远这个概念,认为它们是在一个球面上运行,然后现在的人都是站在地面上观测星空,因此在计算的过程中,把自己当成一个点,把星空当成一个球面。
结果就是把自己变成了地心,把地球表面到球心的距离当成了天球到地面的距离。
所以计算出来的这个数字,就成了地球的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除以一万。
宋代一尺合后世三十一点六八厘米,苏油当年将三尺作为一米,搞出了百分尺和千分尺,结果得到的数值,与如今的天文学数值极其接近。
不知道这事儿传到以后,会不会又是探花郎星宿下凡的实锤铁证。
有了长度度量衡,便有了容积度量衡,进而可以通过单位体积纯净水的重量,得到重量度量衡。
苏油将这个方案奏报朝堂,立刻引来轩然大波。
有支持的,有反对的。
但是反对的拿不出什么可靠的理由,要说度量衡不可改,王安石,司马光,刘攽等经学,历史,金石名家,都能拿出证据,证明度量衡这玩意儿,从先秦到汉唐,再到宋代,变化一直都很大。
要说重量标准从十六进制改十进制不合理,苏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