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人,赵阅道必能胜任。”
赵顼召见赵抃,老头只要了四个字,便宜从事。
许我便宜从事就行。
赵顼即日遣之。
赵顼到了蜀中,治政越发宽弘,而密为经略,燕劳闲暇一如既往,兵民晏然。
最后陈慥查到了谣言的根由——剑州人李孝忠,聚众二百馀人,私造符牒,度民为僧。在搞邪教。
狱具,有人认为这玩意儿就该算是利用宗教图谋不轨,当以谋反论。赵拚不下法吏,自作主张,但惩处了李孝忠,余皆不问。
蜀中立刻平静了下来。
八月,甲申,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欧阳修卒。
太常寺初谥曰文,以配韩愈。
常秩正好判太常寺,他是王党先锋,与欧阳修一向不和,乃言欧阳修有定策之功,请加以“忠”字,明褒实贬。
欧阳修是苏家大恩人,苏油,苏轼,苏辙分别在渭州,杭州,应天私祭了一场,各自写了祭文。
就在王安石觉得一切向好的时候,朝堂上又出了一件大事。
太子中允、同知谏院唐坰在百官起居日叩陛请对,弹劾王安石!
所谓起居,就是给皇帝问安,宋朝每五日就要有宰相带领百官,向皇帝请安。
唐坰就是挑在这样一个日子,向王安石发难。
而说起来,王安石其实是唐坰的恩人。
这人有什么本事儿名声吗?完全没有。
不过他是邓绾的朋友,父亲又是小官僚,是靠恩荫入仕。
邓绾地位牢固之后,向王安石推荐了他。
唐坰语不惊人死不休,在第一次给赵顼的奏章里写到:“秦二世制于赵高,乃失之弱,非失之强。”
这话让一直以自强不息自励的赵顼舒适度满点。
然后唐坰还说:“设若斩了韩琦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