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之后,大家开始正式上班,前几天也干不了正事儿,基本上就是陪皇帝各处宫观转悠。
等到转悠完了,大家才开始收心工作,已经是一月底了。
苏油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着知州和运判的差遣,去中枢述职。
述职完毕,再看朝廷的意思,通过什么方式诠职,也就是分派新差遣。
北宋官职的升除也政出多门。
最苦逼的就是选人。
除了进士高科、制举出身或者高官子弟恩荫外,大部分人进入仕途时都是选人,一般担任幕职官和州县官。
这些是低级官僚,升除方式叫“限考受荐”。
主要包括三类人——进士出身,无出身及流外杂色补官出身。
他们要成为京官,按照正常流程,要先做两任知县,有关升状,方得做通判;
再做两任通判,有关升状,方得为知州;
做两任知州,有关升状,然后可分两条路走。
一条做各路提点刑狱,提刑满一任后,升为转运使。
一条担任中央郎官,以郎官身份除中央各部要员。
要是步步顺利,三年一步,合计下来也是二十四年。
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还要涉及到考核。
一年半或者两年,会对官员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履历出身、业绩、过失、请假等事项,以及所在机构长官批写的评语意见——这叫考课。
接下来对完成任期和考课的官员,再勘验其档案文书是否齐备及真伪,并审核业绩与推荐意见等情况,以决定其能否迁转——这叫磨勘。
通过磨勘的低级官员,依据规定改换官秩,一般给予晋升京官序列的待遇——这叫改官。
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幸运地留京——这叫朝升。
每走一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