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条道路于今已然荒废,只是旧时规模尚在,恢复起来应该还是比较容易。
“自洋南至达州,往日曾为驿程,今虽坏废,兴工亦不难也。”
四川商业兴盛起来之后,迟早需要开拓境外市场,这条路,以后肯定会恢复起来。
沿途还能见到当年留下的驿站,关墙,寨门,营盘,拦马墙。
拦马墙是修建在悬崖边上的石墙,高度超过马头,用来防止马受惊失蹄掉下悬崖。
如今很多墙体已经垮塌,留出一个个巨大的空洞,看出去便是万丈深渊,非常的可怕。
沿途只有少数的几个驿站,能够让来往客商休息,提供饭食草料。
方便和舒适,那是想都不要想的了,大冬天的赶路,就是两个字——遭罪。
苏油也没料到曾经繁华的古道如今荒凉成了这个样子,明显这次随行的人带少了。
早知道就该听刘嗣的,无论如何也得把乞第龙山带上。
好在在万州遇到了一队客商,知道苏油是官人后,便邀请苏油与之同行。
苏油方便他们免税通关,他们照顾苏油沿途起居饮食,算是互助互利。
客商姓刘,苏油称呼他刘员外,是利州的糖商,然后用蔗渣造黄纸,在陕西和利州之间往来营利,收入倒是可观。
刘员外指着山对面:“小官人,我们所处的位置,叫鸡公寨,两山中间隔了一条燕尔河。今日下山渡河,然后过了竹筒沟,攀上对面化米梁,便是铁门关。再前行数十里,就是荔枝道的北端,子午道的起点南子午镇了。”
苏油点头:“过了南子午镇就好走了是吧?”
刘员外点头:“是,到了南镇,最难走的一半就算过去了。陕西是抵御西夏的军事重地,道路比蜀中这段维护得好得多。”
苏油舒了一口气:“这段路走得啊,一辈子不想走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