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还的。
学宫里边读书的夷人娃子们,苏油不收学费,但是有一个任务。
每月休沐回家,必须拿本本点数,寨子里的禽畜存栏量,必须清楚明白,如果损失了,要写明损失原因。
每个村寨,还都有几个借调过来的熟悉农桑的江阳城屯田军士监督农事,充当技术指导,同时防止夷人们好吃懒做。
这天,苏油在巡查码头仓场,吴才捧着账簿过来了:“明润,这是这个月夔州收益账簿。”
苏油取过看了一遍,指着一处地方道:“这个旖香阁做香药大生意的?效益这么好?”
吴才贼兮兮地笑道:“这是成都名妓杨玉枝过来开的场子,夔州如今什么人多?光棍多!这场子日进斗金啊……”
我的个去!夔州这么快都有妓院了?!
不过这事情在大宋是合法经营,苏油就算贵为知州,也只能管住自己,管不住别人。
吴才色眯眯地陶醉:“那场子我去过,的确不错,胭脂阵,吃不消啊吃不消……”
你跟十六岁的童子鸡说这个?!
“我那份还是存在钱庄户头上。”苏油将自己的私印取出来盖了:“对了,你能不能管管衙门口?一早出门蔬菜鸡蛋摆一地,真当我是吃货是吧?”
吴才艳羡地说道:“这都是百姓们一片崇慕之心,来夔州做过知州的有多少人?谁曾有过这样的待遇?反正我可不好出面做这恶人!”
问题是我鸡蛋都吃腻了!有本事儿给我摆头大肥猪在衙门口啊?!
算了说不通,挥挥手将老色鬼赶走。
带着张散刘嗣转到一处仓场,却见两个麻杆垛子还立在中央,不由得皱眉:“这是怎么回事?这也不是新料啊,都长青苔了。”
仓场看守的是一个老苍头:“启禀探花,这垛子是老垛子,里边住着狐大仙,不好轻易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