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苏厨 > 第二百七十六章 梅尧臣去世

第二百七十六章 梅尧臣去世(4 / 5)

上。

比如往井里丢豆子的……

在墙角烧纸马送瘟神的……

草灰撒几处屋角的……

瘟神似乎真的怕了,祸祸了两百多号人,到七月五日,时疫似乎总算控制住了。

官家下召,从内藏库再拨千贯,在大相国寺修筑仁怀殿,并给道隆大和尚赐紫衣,金钵,感谢他在这次救灾里边的巨大贡献。

《新唐书》其实已修成,只是还未来得及奏呈官家,梅尧臣就死了。

欧阳修在朝堂奉上大部头著作,然后大哭一场,要求官家酬答梅尧臣的功绩,将他的一个儿子起用为官。

七月九日,梅尧臣公祭,欧阳修,刘敞,苏洵等大文化人各自撰有祭文。

汴阳坊。

苏洵,苏油,苏轼,苏辙,下得车来,步行进入公祭场所。

一路全是襕衫文士,朱紫大夫,人挤人地前往灵堂祭奠。

“城东之人市者废,行者不得往来,咸惊顾相语曰:‘兹坊所居大人谁邪?何致客之多也!’”

“自丞相以下,皆有以赙恤其家。”

苏洵在梅尧臣灵前,泪下阑珊。

他不但是痛惜挚友,还有对各自身世的感怀。

梅尧臣,字圣俞,宣城人,世称宛陵先生。

少年时乡试不第,随叔父至洛阳,为洛阳主簿。后历任州县小官。

五十岁后,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后任授国子监直讲,迁尚书屯田都官员外郎。

两人诗文之丰雅,仕途之不遇,何其相似!

汴京城的官员们忙坏了,大灾刚刚过去,大比又要来了。

八月十五,秋闱。

张麒张藻苏小妹,按照风俗,给苏油做了鸡,其实就是风鸡,皮用姜黄抹过,这叫“黄甲头魁鸡”。

“以德物称之,是为佳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