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法,免役法,在朝廷之上吵翻了天,大家针锋相对,争得面红耳赤,但最终,在投票环节,反对派败下阵来。
萧诚推动的廷议票决环节,当初在司军超等人看来是一个绝好地压制萧诚的机会,但现在反而成了束缚他们的最大桎锢。
只要达到简单多数,便可以通过,一旦票决通过,便是朝廷廷决议,你可以保留意见,但必须无条件支持,否则,便会追究责任。
而当支持萧诚的人占到多数的时候,司军超等人痛苦的发现,自己当初是何等的愚蠢。
青苗法,免疫法通过了。
这两个法令,被戏称为对士绅阶层是既打脸,又夺利。
而对于反对者来说,他们更担心的是朝廷会不会在接下来又推动士绅一体纳粮,一旦这个推行这个政策,那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清田、察丁,而这,才是士绅阶层最要命的东西。
但萧诚没有推动这个,募兵法倒是先出炉了。
大宋一直实施养兵法,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厢军这个玩意儿。
每次遇到大的灾荒,朝廷都会将难民接纳进来,编成厢军,发给口粮,然后用他们来维持地方治安或者做一些仆役之类的事情,其实说白了,就是朝廷拿钱养着他们,只要他们不闹事就好。
这当然对于地方治安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但对于朝廷财政却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围绕着厢军而滋生的各种各样的违法乱纪和贪腐寸出不穷。
萧诚一刀将这个制度砍得干干净净。
厢军不会再有了。
新的募兵法,将所有十六岁以上,
四十岁以下的人,尽数纳入到了服兵役的范围之内。
独丁不抽。
三丁抽一。
五丁抽二。
被抽中的丁口,每个月将会在几个规定的日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