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缓地靠近了码头,看着上面的旗帜,陈群脸上立时便浮起了笑容,一撩袍子,大步便向前走去,跟在他身后的夔州路大大小小的官员,立时便明白了过来,赶紧跟着陈群迎了上去。
他们等了小半天的主角,贵州路安抚使萧诚,终于来了。
船头之上,一名身着便服的年青人手里牵着一个十余岁的孩子,正含笑看着他们。
“萧抚台,一路辛苦了!”陈群微笑拱手道。
“见过抚台!”身后,一大群官员们齐齐驻手躬身为礼。
“陈兄太客气了!”沿着跳板走了下来,萧诚谦逊地向着陈群深施一礼。
“萧抚台深明大义,千里勤王,据在下所知,只怕您是第一个响应勤王之令而且第一个行动起来的地方抚臣!”陈群道。
“辽人凶勐啊,此事宜早不宜迟,迟了,就怕来不及了!”萧诚叹道:“太过于仓促了,便只能先带着这点子兵马过来,只能算是抛砖引玉。”
陈群微微一滞,您这还算是仓促吗?还算是抛砖引玉吗?
随随便便就是五千虎贲,便是上百艘各式战船,这些家当,放在夔州路,便是几年,只怕也是凑不齐的,这要是给您足够的时间,您又能拿出一支什么样的队伍来呢?
不过显然,这个话题,还是不要随便聊起来的话,否则自己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说。
眼光一转,目光落在了紧跟在萧诚身后的那个孩子身上。
“赵安见过陈转运使!”那孩子见陈群看过来,却是有些羞涩,在萧诚的示意之下,上前一步向陈群行礼。
这便是萧诚的那个入室弟子了,好像从小就一直跟在萧诚的身边。
而萧诚,到现在为止,也就只收了这么一个弟子。
虽然年幼,但看萧诚对其的重视程度,却也不能轻慢,陈群微笑点头示意。
“抚台一路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