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曲沃,消其军心。”
李牧闻言并未做决定。
而是继续环视了一圈。
忽然,张良却从帐中走了出来,道:“李将军,张良以为,根本不需攻打。”
李牧笑道:“此话怎讲?”
张良说道:“秦国如今的军队,确实有三十万之众,听起来,不免让人心颤,但这三十大军,只有十万是新锐,其余二十万,可为是败军,苏劫来曲沃,可见秦国已然震怒,武侯亲征,也是他们最后的一手,此战,自然是报着可胜而不可败的心态。”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李牧也露出了赞许之色。
张良接着说道:“既然可胜而不可败,那秦军和那苏劫必然是需要一场胜利才能重振军心,心态上无异急躁心切,此乃已然落入了下层,此其一也。”
张良接着说道:“秦军三十万,赵军二十万,看起来略有不如,但如今我韩国为天下之屏障,秦国安能不考虑?不仅如此,如今李将军威震天下,列国使臣因为赵国的连战连捷,听说已然纷纷前往了代郡,势必有隔岸观火在行决断之嫌,可如果这个时候,赵国如今所镇守要城,只要拒守不出,不给秦国一丝可乘之机,任那苏劫千般引诱,必然全军再次陷入焦灼,到时,军心混乱,我等便可说服列国闻风而动,以合纵之师,合力对抗秦军,那时,三十万大军不过挥手可破,凭此二点,我等明明坚守要城,何须佯攻呢。”
李牧微微眯眼,看着年轻的张良,赞叹道:“能纵观全局,你当真有统兵之才!”
张良的话,无疑是非常一针见血的。
如今的战事,对秦国是非常不利的。
并不是以兵马的多寡去看,秦国需要一场胜利,来告诉世人。
可是,如果偏偏不给秦国这个机会的话,一旦时间一长,那军心浮躁之下,必然败退,秦国连武侯都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