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喝骂下。
只留下了甘回一人。
黄歇道:“你可以说了。”
甘回这才吞了吞口水,道:“君上,在下此来,句句属实,若是有半点虚言,天打雷劈,秦军在武关之中,一直只暴露了两万人马,便是为了蒙蔽楚军,实则,现在的武官中有十万带甲之士,皆是秦之锐士,目的,便是等到楚军一个不查,将楚军一举歼灭。”
甘回的话如晴天霹雳,让楚军大帐喧哗一片。
黄歇都惊的站了起来。
十万锐士就完全不一样了。
又是拒守雄关的话。
哪怕就是三十万楚军,也不可能打的过去啊。
楚军之所以有恃无恐,就是因为料定了武关只有两万人。
此前,大家以为这两万人都是耕战征兆而来的军士,后来才发现了两万甲士。
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塞上确定有十万秦军,函谷关的二十五万秦军也不可能凭空出现。
这是在军帐中列国和秦国国尉订好的战书。
黄歇高声喝问道:“你,你此话如何证明。”
甘回连连道:“在下无法证明,但是,在下是牙官,运的是二十万粮食,这里,是每一个人签的字,这些人都是一路关卡的守官,粮食何等重要,每一步都有人要签字盖押的,两万人,二十万石粮食,谁能吃什么多?”
甘回将准备好的粮册直接叫给了黄歇。
甘回接着道:“而且,在下知道,这十万锐士从何而来。”
黄歇来到甘回面前,瞪眼问道:“说,哪里来的人马。”
甘回道:“这十万锐士,来自此前在河套地区抵挡代国的十万精锐之士,苏劫早就知道了代国的打算,所以明修盟约,暗度边关,将塞上的十万大军调离到了武关,至于苏劫是怎么瞒过赵国的,这就不是在下知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