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略官设计上,录属文官系统,由皇帝亲自委派专人担任,但条件极为严苛:同时拥有三年边军从战经验和三年县令从政经验。
三年边军经历让人可以熟悉军队的基层运转情况,在做决策时能够接地气;三年县令从政经验是让人具备独立决策和人情往来的能力,更好处理军队中各项复杂关系。
只有具备这样能力的人,才能真正胜任经略官之职。
条件虽然苛刻,但被选中者则意味着平步青云,官职可从七品纵跃到从二品的高位,绝对是鱼跃龙门的经典典范。
这条路对那些长期在边远城池担任县令而得不到提拔的人绝对是个诱惑。
这个经略官对那些世族而言更是提升影响力的最佳途径,关键是能够直接染指到军队。
所以,诏令刚下发,那些拥有背景后台的县官们纷纷辞官参军。
如此,空出来的官职正好可以吸纳那些被积压下来而无官职的进士们,有效解决了官场“僧多粥少”的实际问题。
此举一箭三雕。
改革的道路充满着荆棘,但好在有楚逸亲自坐镇,及时修改制度漏洞,终在开元八年才算完善起来全面推行。
楚逸心中明白,这些举措或许在百年内起到很好的正向作用,但百年之后就难说了。
因为任何制度都有漏洞的,关键看实施者能否及时根据所处的环境进行优化调整,否则再好制度也会僵化。
但这些已经不是楚逸考虑的事情。
山下事由山下人做,山上人再无机会插手。那么,底层的规律便会渐渐起到主导作用,朝代更迭也就自然而然。
开元九年,李景璇禅让皇位,李景延继位,改年号崇明。
崇明一年,当朝宰相杨俊大婚,迎娶楚玥。有情人终成眷属。
崇明二年,楚逸卸任天机营天朗将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