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亮心里瞬间腾起的那个可怕的问题,正是被胡义刚才的那番话给启发的:如果赵括仅仅是有限度的攻击秦军,见好就收,而不会在对方溃退时放手追击,那么不光军粮短缺的问题不会致命,而且更不会中了白起诱敌深入的计。
他的这个假设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赵括固然是一个自大轻狂的主将,希望能够毕其功于一役,在短时间内彻底击垮秦军。
但是,这家伙身边还有赵晶在,而赵晶跟赵亮一样能预见未来。只要赵晶及时提醒,让赵括防范白起的陷阱,那么战场走势便会立刻发生改变,最后的胜负再难意料。
或许,赵括之所以能接受五万石军粮的准备,也正是因为赵晶已经跟他商量妥当,接下来赵军所策动的进攻,仅仅就是一次有限度的攻势,旨在利用秦军故意诈败的机会,反过来占尽便宜。
待第一阶段打退秦国人,并占领一些重要阵地要塞之后,赵括赵晶他们再进一步的跟秦军打对攻战,以便寻找更好的取胜时机。而到了那个时候,就该轮到白起着急了。补给线过长的弱点,加上诱敌深入计划的失败,秦国方面暴露破绽的风险,也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增大。
说不准,在那种局面下,还真就能让赵晶投机成功,阴差阳错的打败神话般存在的名将白起。
而更令赵亮感到头疼的是,倘若赵括当真只是对秦军发动有限进攻,那么就连胡义这样的“固守派”大臣也不会太过激烈的反对,那样一来,自己就算想捣乱也没那么容易了。
赵亮愈发感觉到,赵晶这个不确定因素实在是太过危险。这几天自己只顾着帮大军囤积作战所需的粮草,竟然在不知不觉间,大大忽略了对方的破坏作用。
他暗骂自己糊涂,开口对胡义道:“长史大人,我想今天去丹水方显那边见见赵括,一方面向他汇报一下军粮储备的情况,另一方面,则是想办法探探他真实的意图,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