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最重要的是,只要赵括手中的粮草一直不充足,他就不敢轻易率兵出营、去主动挑战秦军,那样一来,廉颇老将军之前定下的固守策略,便可以继续执行。只要再拖上个一年半载,秦国人准保会支撑不住,等到了那个时候,咱们大赵胜利的机会就来啦。”
闻听此言,赵亮不禁在心中暗道:对不起啊,胡大哥,您老这如意算盘肯定是打不响了。赵括那个愣头青,刚才已经下定了决心,就打算用区区五万石军粮,去死磕秦军了。
说句实在话,无论是狠辣果决的晋阳公主赵琦,还是像胡义这样的老臣子,他们之所以处处掣肘赵括,除了因为朝堂中争权夺势的考量外,很大程度上,还是源于认可廉颇所制定的战略:尽量避免与兵势强盛的秦军正面交锋,通过固守拖延的方法,将对方补给线过长的劣势不断放大,直至耗到秦国无奈撤兵为止。
而为了达到这个战略上的目的,他们都一致认为,在目前大王全力支持赵括的情况下,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给赵括的进攻计划制造各种障碍。包括军需粮草、武器装备、兵员补充、医疗救治,以及军纪军法等方面,只要能想方设法限制大军的作战条件,那么赵括一定会知难而退,放弃短时间内决战秦军的想法。
拖到最后,顶多就是大家跑到赵王的面前打官司,被主将赵括以延误军机的罪名,狠狠参上一本。哪怕是撤职丢官,只要赵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也值了。
然而,正如赵亮所想的那样,公主和老臣们的如意算盘终将会落空。自负的赵括,竟然不按常理出牌,在各项条件都非常欠缺的情况下,他仍旧会选择发动全面进攻,进而也最终导致了赵国彻底的惨败。
当那些一心希望能够保护赵军、为国家夺取胜利的人们蓦然发现,自己之前所布下的种种谋算手段,最后不仅没能起到阻止赵括冒险的作用,反而还成为了将士们的催命符时,真不知道他们又会作何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