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琦道:“你说的没错,王兄确实会这么想。如果这次的对手不是秦国,而是换成韩国、燕国,哪怕是更强的齐国、魏国,王兄都有可能早就不顾我们的反对,直接派赵括上前线指挥作战了。现在之所以启用廉颇,也实在是因为此战不容有失,而我们又缺乏可言必胜的大将。”
“这正是我想说的,”赵亮接着道:“如果单纯从朝堂之争的角度看待此事,那么让赵括领兵,比不让赵括领兵更好。”
听他这么说,赵琦不禁秀眉轻蹙,兀自思索了片刻,微微点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赞同赵括替换廉颇的做法,一方面,可以降低王兄对我们的猜忌和敌意,另一方面,则可以让赵括在秦国面前吃些败仗,从而证明他只不过是中看不中用的草包。这一招儿,就是所谓的‘以退为进’吧?”
赵亮笑着点点头:“这是从朝争的角度分析,那么接下来咱们再看战场得失。先请教公主,你是想赵国取胜呢,还是想赵国致败?”
“这还用问?当然是胜啊,而且最好是大胜!”赵琦不假思索的说道。
“好,我再问你,倘若是赵括指挥的大胜呢?”赵亮乐呵呵的问道:“公主能接受吗?或者说乐见其成吗?”
赵琦冷笑道:“不可能!赵括与我年龄相仿,又是贵族,我们俩几乎可以说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他是个什么货色,我心里清楚得很!志大才疏,轻浮自傲,此乃为将者之大忌,所以他不可能打的赢这场仗。”
“我说的是万一。”赵亮丝毫不着急,慢悠悠道:“万一他走了狗屎运,正好碰上秦国犯了大错呢?”
赵琦皱着秀眉想了想,沉声道:“那……那我只能认了。他若打赢,对王族虽然不是什么好消息,但对大赵来说也算一件好事。不过,我还是坚信,他没有那个能力,同样没有那个运气。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力强盛,名将辈出,尤其是大秦军队,法度森然、纪律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