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气震颤。
长陵山脚的木屋灯火摇曳。
守山人感受到了引召,拎着灯笼,飘掠而来,犹如鬼魅一般,看似缓慢,实则极快无比,三四个呼吸,便闪逝抵达太子身旁,垂首而立,恭恭敬敬道:“殿下。”
“将雾气散了。”太子柔声吩咐了一句。
“是。”
守山人将灯笼缓慢抬举了一个弧度,顷刻之间,灯笼火光迸射,本该是外溅的景象,四面八方雾气,却犹如龙汲水般,向着这残破灯盏之中涌去,原本可见度不过数尺的雾景,立即清澈——
俄顷。
宴上诸位宾客,已经可以轻松视物。
几位圣山山主,破开十境的大修行者,神念所能感应的边缘范围,也随着雾气消散,变得更加广阔。
初代皇帝曾经言出法随地在这里立下一条规矩,长陵山下,终年大雾。
能够改变规矩的,就只有更高的规矩。
这是守山人依从戒律,撤走了长陵的“大雾法则”。
正如太子先前所说,他要给宁奕最高的“荣耀”,要让这整座大隋天下,都看到他刻录碑石,登上长陵的景象。
“烦请雷老,将通天珠取出。”李白蛟为此次庆功宴,准备了数百枚通天珠,确保每一位宴席宾客,都能看见长陵景象。
另外一边,酒泉子则是取出自己的墨笔,在虚空之中泼洒神性,大毫作画,勾勒出一幅巨大画面,将山陵石道的画面,投射而出,确保远方的围观者,也能看到今日之盛景。
“宁奕。”太子笑了笑,抬手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宁奕也不废话,直接向着长陵走去。
“唰”的一声。
一步迈出,数百丈距离便破空裂开,他的身形似乎跨越了虚空,直接来到了守山人的面前。
这一步的信息量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