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群般游走着,时而落到或大或小的战损残骸上,咬动双鄂,口中喷酸,一点一点的将整块整块的可回收残骸拆解成微米级的微小颗粒,再衔着这些颗粒飞往就在不远处巡睃的丈许长无人母舰,被小型母舰不断收集整合再转运。
当然,有的甲虫也格外倒霉,明明侦测到某处有可回收能源,成群结队的飞过去,结果刚刚好那块被盯上的高能电池爆炸了。一大群甲虫被当场烤到融化。
但奇妙的是,这些融化成液态金属球的甲虫会呈短暂假死状态,静静地漂浮着,等到完全冷却后,再过去少则两小时,多则三四小时,本该死透了的甲虫却又能缓缓恢复行动力,继续寻觅着战场中的资源,再运送至巡睃母舰中。
这些甲虫,正是金属星球上生存的纯机械生命骺族的初级资源回收机。
太空垃圾回收总用时接近一周。
原本乱糟糟的太空环境重新恢复清明。
一艘长约两百公里的巨型运输舰缓缓调头,伸展出两支幅宽上千公里的巨大翅翼,轻轻扇动,飘向不远处围绕金属行星进行公转运动的卫星。
这卫星直径近千公里,视觉上看起来倒还没有运输舰大。
等到两者距离不断靠近时,巨型运输舰迅速收拢翅翼,卫星一侧则张开个如同漩涡的圆洞。
伴随轰隆巨响,烟尘在真空环境下四散飞溅,巨舰扎入卫星表层,半没入内,两者完成对接。
巨舰尾部如花瓣般缓缓打开,堆积如山的金属颗粒向着四面八方倾泻。
巨舰中部,一个横页风扇旋转起来。
大量金属颗粒形如扬尘,飘荡而起。
较低的g值让部分金属颗粒当空飘散,飞出去极远,抛物线极缓。
横页风扇的力道控制得刚刚好。
大约数小时后,绝大部分金属颗粒都平均分配到了卫星表面各个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