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航程中会遇到什么情况,何时爆发战斗。
童玲也不确定自己可能会与哪些人协作,所以她按照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逮住机会就尽可能的尝试观察旁人。
看人先看面,观摩其言行举止,这是最快的初步了解一个人百分之五十的办法。
那么等到万一需要协同作战时,她便可以尽可能准确预判战友的行动模式,并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
会议室最前列的,是一群形态各异的低矮战士。
这些战士虽然身材矮小,但不代表他们弱。
他们的骨骼密度通常比较大,内脏五官和肌肉的纤维强度更高,他们习惯了生活在高重力环境中。
如今的战斗员共分为三类,其中一类是如同虚拟历史中旧时代里的装甲战士,这类战士的随机应变能力最强,可以将装备的潜能发挥到最大。
但这类战士最少,因为对战斗员的直觉反应能力、基因唤醒度与身体素质的要求过高。
大部分装甲战士的身材都较为低矮,最高也不会超过两米。
第二类则是童玲这般的装甲机师。在出战时,装甲机师也会呆在装甲里,便于进行实时编程。但与装甲战士相比,在整个战斗过程中,装甲机师只需要承受与应对装甲完成变向机动时的冲击力。
第二类战士的数量次之。
第三类战士则是这条时间线里占据主导地位的纯机师,也是童玲本该成为的那种人。
童玲最关注的,便是装甲战士。
她的情况比较特殊。
虽然她迄今为止都只以第二类战士的姿态出战,但其实她一直接受的却是装甲战士的模拟训练。
只不过她始终未能完成t100的最后一步终极考核。
在t哥的评价里,她依然是一名不合格的装甲战士,是未完成体,贸然以装甲战士的姿态出现在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