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最有可能拥有不同意识的基因。
社会分层应该是无数个人自主选择自然导致的结果,执政者不应该从地域和制度上如此强势的划定界限。
假如不采用安乐计划,或许科技进程会稍微慢一点点,但在决定是否离开太阳系时,或许一部分安乐者留下的基因承载者,又能通过劝告和以身作则带走更多人呢?
那又创造了另一种新的可能。
某个阶段的错误,在另一个新的阶段,却又变成了正确。
这就是文明与历史有趣的地方了,凡事辨证,流淌不休。
固化,就等于失败。
这些,谢尔盖在晚年时都曾意识到了。
这让谢尔盖很痛苦。
他无比崇拜陈锋,甚至不想在心中质疑陈锋。
所以谢尔盖只是自己一个人做了决定,在临死前宣誓退出救世,权当作发泄最后的不满。
但从始至终,他没指责过陈锋一句。
谢尔盖明知道自己的质疑依然是茧房中的质疑,终究也不肯亲自打碎茧房的控制。
谢尔盖认为自己没有资格指责陈锋,人类文明史上的所有人,也都没有资格。
只有陈锋本人,在看到这个结局时才有资格忏悔。
这是谢尔盖的最高信仰。
陈锋长叹一声,感慨着,“果然,我明明早就想到了。绝对控制的结果,就是崩坏。这明明是我最初的观念,怎么就……自己悄悄的给忘了呢?”
依靠隐性的强权去强制掌控一切,包括人的意识形态,看似是推动文明进步的捷径,也几乎获得了快速进步的表象。
但进步归进步,文明却在无形中变得脆弱,社会结构只是看似牢固,其实已然陷入危险境地。
当制度的本质出了问题,那么文明便失去了自我修正的能力,容错率变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