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压根不爱动的自暴自弃者只掌握了一门语言。
这类人的表现让人挺失望,完美符合了牛津教授的社会调查中呈现出的少量精致利己主义者的人设。
他们抗拒融合,抗拒奋斗,表示几百年后的事,与我们有神马关系?
要奋斗,要努力,那是你们的事,我们可没兴趣。
人活一世如此短暂,照顾好自己就已经够辛苦够累了,每天还得起床,还得自己吃饭,连玩个游戏也不让我玩痛快,我特么才不听你世界政府的安排呢。
什么见鬼的义务,什么见鬼的劳动,我才不想。
我被生下来又没经过我的同意。
我要早知道活着这么累,我就不投胎了。
现在人工智能这么发达,让我好好的开开心心享受一辈子不行吗?
这么大的世界,太阳系里这么多殖民地,生产力这么过剩,多我一个饭桶,能把世界吃穷了?
拒绝改变与拒绝付出的人加起来,大约占据总人口比例的26.77%,人数共计近三十亿。
这个比例不低。
但这一类人并没能对世界政府造成太大的困扰。
因为基本上,废物在社会体系的自然培养中,就已经处在被半淘汰的状态,几乎不掌握任何社会权利,也没什么资源分配权。
2245年,世界政府推出安乐计划,给了这些反对者相对足够合理的选择。
地球上的五大洲被拿出两个大洲分配给这类人居住。
火星和金星上,也同样修建了数十个互相连通,总计可以容纳十亿人的大型安乐居住地。
在这些区域里,吃喝管饱,网络服务拉满,你们要玩,尽情的玩。
强势的领导层给了这些懒惰者足够的基本物质条件。
唯独只砍了掉了三项权利。
第一,可以代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