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十分惨烈。
倒是第一支队和第二支队的情况稍好,虽然他们面对的作战单位似乎更厉害,但那边的战士在各方面综合素养上的表现的确更强一些,战损比能勉强达到1:1。
不过,局势很快就能得到改观。
因为陈锋已经完成了战场观察。
他读懂了这些飞行机械的行为模式。
这些东西的体型普遍不大,但火力却如此凶猛,护盾的功率还这么大,太不合理了。
其内部电路的抗压能力强得过分,肯定有问题。
所以,在陈锋的肉眼观察下。
他发现这些东西之所以每次被击中受创都特别严重,纯粹是因为当它们将火力释放到极致时,自身护盾的防御力几乎已经完全消失。
这个时间很短,一闪即逝,但却一直存在。
机械依仗着远超人类大脑的惊人算力,完成了能源的最优化分配,才能做到这般效果。
更狡猾的是,在它们抽走护盾发生器的供能全力倾斜火力时,又会释放出另一层颜色稍有区别,但功效却几乎等于没有的假护盾。
这假护盾的能量态十分不稳定,外泄的辐射波动与高强度真护盾一模一样,完全蒙蔽了全息系统的战场监控。
如果不是陈锋仗着银河人类的身体强行肉眼分辨,根本不能发现其中蹊跷,只能把偶然命中并将其击落当成是运气爆表。
陈锋暗自惊叹敌军指挥官的恐怖。
对手对人类的一切行为与动向都了如指掌,算无遗策。
在这种场景的战斗之下,理论上所有人都只能使用全息模式。
捏死了这个关键点,那么对方自然能轻易的用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战果。
体现在战局上,就是整支人类队伍面对三倍于己的无人机械,全面处在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