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难道没有注意到吗?”
在探员周疑惑的目光中,史派克看着对面陷入沉默的巴纳姆做出解释:“不管是【龙虾男】【拇指将军】还是之后的畸形秀表演,都和历史上曾经有过记载的马戏团如出一辙,而那个马戏团的名字,就叫做巴纳姆世界上最大的马戏团……”
“我说的没错吧,巴纳姆。”
“他是巴纳姆?那个马戏团团长!”
听到史派克的解释,探员周不由扭头看向面前的马戏团团长面露诧异之色。
能够让表情极少的探员周流露出这样的表情,自然代表此刻他内心所受到的冲击。
毕竟,巴纳姆不是什么无名小卒。
恰恰相反,作为公共关系发展史上最黑暗时期的代表人物,巴纳姆在历史上也是极为争议的对象。
19世纪上半叶,一场声势浩大的报刊宣传活动在美利坚兴起,初始阶段主要奉行“凡宣传皆好事”的信条,为招徕读者成为雇者利益而不惜欺骗公众,其中以巴纳姆最为典型。通过人为地制造社会轰动并借此大捞一笔,所以这一段完全不考虑公众利益,“公众受愚弄”的不光彩时期,也被称作“巴纳姆时期”。
甚至巴纳姆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基于这段历史,如今心理学中,还有着专门用其名字所命名的巴纳姆效应。
只是,历史上的巴纳姆是出生在十九世纪的人物,如果活到现在的话早就已经超过一百多年接近两百年,但眼前马戏团内巴纳姆的样子可不像是两百岁该有的模样。
“看起来,你似乎对我的过去做了一番调查了解。”
对于史派克口中的名字,巴纳姆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他伸手扶了扶自己头上的礼帽,咧开嘴巴露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