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奔扬州城?
就拿去年的“争贡事件”来说,那日本贡使大内宗设便率着仅仅数百倭人从宁波府杀到绍兴府,在大明国境内烧杀抢掠数百里,然后从容逃出了大海。
要知道扬州可是大明南边,首屈一指的通都大邑,人口达数十万之巨,若是被倭寇突然攻入,那影响就大了,誓必震撼整个大明,而且距离扬州不远就是大明的留都重地——南京。所以实在不能马虎大意。
由于日前的“盗卖火器”案,爆出了高层军官压榨奴役下层军户的事,扬州卫千户以上的军官都被逮捕了,不过军队总得需要将领来统率的,所以徐晋事后陆续释放了扬州卫的三名千户。这三名千户虽然也有压榨奴役下层军卒的行为,但情节较为轻微,所以徐晋便从轻发落,只是给予了警告和罚俸。
夏言把这三名千户召来商议一番,最后决定抽调两千人进驻扬州城,剩下的军卒则继续留守营地,由一名千户负责统率。
话说扬州卫本来就不满员,在籍的军卒不到四千人,其中五百“精锐”又被徐晋挑走了,现在夏言再调两千人入城,于是扬州卫的营地便只剩下一千二百人留守了,而且相当一部份是病弱。
再说夏言部署好兵力后便打算回城,忽然醒起徐晋临行时还吩咐了自己一件事,于是便来到扬州卫的牢房查看那个倒霉的百户俞大猷。
所有的卫所营地都设有牢房,目的是为了关押那些违反军规,又或者企图出逃的士兵,扬州卫自然也不例外,不过,此时的扬州卫牢房却是有些拥挤,因为俞大猷及其属下的七十多名军卒均被关押在这里。
尽管事出有因,但盗卖军中火器毕竟是死罪,徐晋可不敢贸然把俞大猷放掉,所以便一直关押着,就等着兵部的批复,在给皇上的奏本中,徐晋的说辞已经有意替俞大猷脱罪了,所以估计这小子还不至于被判死。
“夏大人,俞百户身上的伤已经结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