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难道……若真是如此,那麻烦就大了!
黄锦观察了一遍徐晋的脸色,试探地问:“徐大人是从哪里听说朱婷钰这个名字的?”
徐晋顿时警觉,神色自若地道:“无意中看到的,觉得名字像是皇族,所以好奇打听一下。”
黄锦闻言哦了一声,很知趣地没有继续追问,就目前而言,黄公公对徐晋还是蛮感激的,要不是徐晋当初在山东放过他,回京后又让他运几十万两赃银回内库,御用监太监的位置哪轮得到他这种年轻的小太监。所以黄锦并没有抓徐晋小辫子的企图,更何况这种事也没什么好抓的,随口一句就搪塞过去了。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一共生了二十六个儿子,为了给儿子起名字,老朱可谓操碎了心。
由于担心自己的后代出现重名的情况,所以老朱给二十六个儿子们各写了一首二十个字的打油诗,并且立下规矩,以后儿子们给后代取名字,必须按照打油诗的顺序排字辈,也就是说,老朱生前便给自己的二十一代后羿安排好了名字中的两个字。
第一个字是朱,第二个字是打油诗中的某个字,而第三个字则必须带有五行偏傍,并且按照木、火、水、金、土的顺序轮换。
譬如岷王系的打油诗是: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礼原谘访,宽镕喜贲从。
咱们共和国曾经的总理朱(总)镕(理)基便是岷王的后羿,数一数打油诗中的字,“镕”排在第十七,也就是说朱总理是岷王的第十七世孙,亦即是朱元璋的第十八世孙,“基”字下面带土,由此可见,朱总理父亲这一代,名字的第三个字必然带有“金”,而儿子名字的第三个字必然带有“木”。
那么问题来了,五行偏傍的汉字就只有那么多,用完了怎么办?所以为了起名字,老朱家硬生生地造出了许多生僻字,譬如正德皇帝朱厚照,“照”的实际写法其实是(火+照),这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