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纪也将近六十岁了,跟杨廷和合作多年了,自然不会跟杨廷和对着干,但费宏的面子也不能不顾及,更何况徐晋确是个人才,下放到地方任知州太可惜了,轻咳一声道:“徐晋确实欠缺些阅历经验,不宜担任侍读学士之职,不如暂且升为翰林侍读吧,在任上磨砺几年积虑些经验,再考虑侍读学士一职。”
此言一出,在场众官员均露出意味深长之色,毛阁老这是在和稀泥的节奏啊,不过以毛阁老与杨阁老多年的交情,他能和稀泥已经相当不错了,由此可见他对徐晋也是蛮欣赏的。
“翰林侍读”和“翰林侍读学士”的名称看着十分相近,但是少了“学士”两个字,地位立即便差了一大截。譬如某人的姓氏后多加了“老师”两个字,自然便显得更受人尊敬了。
“翰林侍读”是正六品官,而“翰林侍读学士”是从五品官,官阶虽然只差了一品,但翰林侍读学士可以给皇帝讲学授课,而翰林侍读只能陪皇帝上课(相当于书童),不过,如果皇帝有了儿子,翰林侍读倒是有资格给皇子讲课。
当然了,无论是翰林侍读,还是翰林侍读学士,均是天子近臣,跟皇帝接触的机会都很多,所以说毛纪这提议是在和稀泥。
杨廷和微不可察了皱了皱眉,问道:“敬之以为如何?”
蒋冕微笑道:“老夫附议维之,不过翰林侍读乃正六品,相比于从六品的翰林修撰只提升了一品,恐不合皇上之意,不如让徐子谦兼任兵部员外郎,主武库清吏司吧。”
兵部员外郎乃从五品官职,无定员,主武库清吏司,就是主管全国军械方面的杂事。
杨廷和沉默了片刻,最终点头表示认可。杨廷和虽然不喜徐晋,但徐晋这次在山东的表现让他认识到此子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再加上徐晋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清田庄”这种犯众怒的倡议,可见其对朝廷确是“赤胆忠心”,所以杨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