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竟不要,反而把他骂得转投他人。
当然,听到山长和县尊这段谈话的人只是周围少数,此时绝大部分人都在苦思冥想,要不然这消息传开,徐晋恐怕会倾刻成为眼红的对象。
“徐师弟可有佳作了?”
徐晋正头疼着该用哪首诗词,大师兄卫阳和费氏兄弟便行了过来,三人刚才都录了诗作上交了,而且在场不少人都已经有腹稿,正在案前排队等着落笔。
徐晋摇了摇头:“惭愧,还未曾有!”
费懋贤笑道:“精雕细琢句未成,笔落风雨神鬼惊。徐兄是打算摘文魁的,自然要斟酌再三!”
“民献说得对,那我们还是别打断徐师弟的思路了,静候佳作便是!”卫阳笑道。
说完三人便行到一旁讨论各自的诗词,徐晋暗暗苦笑,梅花诗写得出彩的诗人大部分都属于唐宋时期,自然不能用,明清打后的要逊色许多,如果徐晋不想拿文魁倒是好办,随便抄一首就行了,但要摘得文魁便必须要一首上佳的传世之作。
十两银子的奖励啊,徐晋自然不打算放弃,眼下没有收入来源,正好需要钱!
向晚亭内,山长娄纬皱着眉,不时瞟一眼远处梅花树下踱步的徐晋,暗忖道:“难道这小子还没有腹稿?不应该啊!”
此时大部分人的作品都交上来的,其中有好几篇写得不错的诗词,而自己看好的徐晋偏偏还在那沉思,令人大跌眼镜。
县令刘清源也是有些意外,徐晋在信江边上与费阁老对对,还有上山时那句化腐朽为神奇的“飞入梅花都不见”,无不反映出此子是个才思敏捷的人,这时怎么反而落后了。
赵教习却是暗暗焦急,这小子搞什么鬼啊,昨天片刻功夫就写出了《竹石》,今天苦思这么久还没动静呢?
方教习则暗爽,巴不得徐晋写不出来,嘿,估计这小子才思枯竭了!
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