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关系,这所以是险些,是因为韦晏氏想把韦丽娘许配给状元的小儿子,来询问晏老夫人的意见,被晏老夫人给否决了,“状元是新贵,他的夫人没有接触过,不知道好不好相处,万一是个性子不好、爱蹉磨儿媳的,丽娘嫁过去岂不是要吃苦?再说了,丽娘的性子,也不适合嫁到这样的人家去。”
韦晏氏一想也是,笑道:“光听说那孩子也是个读书求上进的,到忘了婆媳之间的事了。”
“当年韦宗昌虽有一个寡母,但她是依附儿子生活,你嫁过去,她不会拿捏你,你进门就能当家作主,日子过得轻快。”晏老夫人帮庶女挑选亲事,也是费了不少心思的。
韦晏氏想起这些年,她的日子和楚王妃比起来,过得可就要舒心多了,感激地笑道:“母亲待女儿的好,女儿一辈子都忘不了。”
“你喊我母亲,我那能不为你着想。”晏老夫人笑道,韦晏氏的孝顺,没有辜负她多年的教养和付出。
韦晏氏又陪着晏老夫人说了一会子话,就回家了,等韦宗昌从衙门回来,把晏老夫人的意思告诉了他;韦宗昌感慨地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还是岳母大人考虑的更周全一些。这门亲事就罢了,你另外为丽娘选一户人家。向铭的亲事,你可有人家了?”
“我相中了临江伯府二爷的长女,你觉得可行?”韦晏氏问道。
“你要是喜欢,就把那女孩儿聘回当儿媳好了。”韦宗昌和周二爷同朝为官,对周二爷还是比较了解的,是个务实的人,对这门亲事是认可的。
见他同意,韦晏氏第二天又去了晏府,跟晏老夫人和晏大太太说起了这件事。事关大儿媳的娘家,晏老夫人没有急着发表意见。晏大太太笑道:“这是门好亲事,我明儿就回去问问我那二嫂的意思。”
“多谢大嫂,辛苦大嫂了。”韦晏氏欠身道。
“等事成了,你记得给我谢媒钱就是了。”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