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府查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他隐约间,跟杨信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到了最后,每次见杨信的时候,房中都必然有锦衣卫随行。
在军屯一事上,于谦是力主严查严惩的,这一点,在多次和于谦的交流当中,杨信打探的很清楚。
即便在宣府,杨信对他示好到了这种程度,于谦仍然没有丝毫的动摇。
随着于谦从宣府起行回京,对于昌平侯府来说,一场大祸已经近在眼前。
那个时候,杨洪依然有两个选择。
其一是联结势力,先发制人。
须知,那个时候军屯的事情已经蔓延开来,如果杨洪愿意的话,作为宣府的前任总兵官,如今执掌京营的新晋侯爵,以他为牵头人,将牵涉到军屯的一大批势力聚拢起来,在朝堂上围攻于谦,并不算什么难事。
从战场上下来的人,是从不缺少放手一搏的血勇之气的。
何况,杨洪也并非真的在京中毫无人脉,早在永乐年间,他就曾跟随太宗皇帝北征,在老成安侯郭亮帐下效命,至洪熙年间,他又跟随阳武侯薛禄征大松岭,至宣德年间,他甚至曾和清平伯吴成并为先锋,远攻鞑靼。
只不过,正统以后,杨洪功勋累累,足可为一方大将,独自领兵,所以才和这些府邸疏远了些。
后来,随着老一辈的勋贵逐渐凋零,关系便更加淡了。
但是,香火情总是有的,凭杨洪现在的身份地位,若有意结交,对方绝不会将他拒之门外。
所以,杨洪实际上是有这个能力的。
可是,他没有这么做……
还是因为杨杰。
军屯一事,看似是于谦在操持,但是本质上,必然是天子在背后撑腰。
虽然不清楚天子的决心到了何种程度,可天子既然让于谦去查,必然清楚于谦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
所以,一旦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