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不其然,太上皇刚刚归朝,就出了这样的事情!
朱鉴此人,态度立场十分明确,他是死守名分的人,对他来说,固然太上皇犯过大错,但是他依旧是君,是天子的‘大兄皇帝’。
所以,对于朱鉴来说,他仍旧认为,朝廷该是由太上皇做主的。
这一点,虽然朱鉴没有说过,但是王文早年跟朱鉴打过交道,自然清楚,这个老家伙是什么品性。
所以,他绝不愿意,坐实朱鉴进入内阁这样的机要衙门。
为此,他不惜承受非议,截下了使团所有人的升迁,不错,是所有人的升迁!
在王文拟定的这份封赏奏疏当中,使团上上下下,加上参与迎接的一应人等,给的酬功之赏,全都是勋爵荫封金银赏赐,但是官职升迁,一个也不给!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
从沙窝之战以后,朱鉴孤身一人深入瓦剌,说服也先答应和谈,带回袁彬,后来又不惜放弃陕西巡抚的职位,出任鸿胪寺卿,担任使团正使,这一举一动,几乎主导了整个太上皇归朝的进程。
所以说,如果要酬功,他必然首当其冲。
为了压下朱鉴,王文只能同时将所有人压下,不然的话,无论如何都说不下去。
但是,即便如此,他依然受到了很多的非议和压力。
这也是他没有在早朝上拿出来奏疏的原因所在。
王文早就得到了消息,六科还有翰林院的不少官员,都攒着劲儿,就等着他奏疏一上,便是狂风暴雨般的弹劾。
他才不会跟这帮人硬碰硬,所以,理所当然的就直接送到了天子的面前。
拱了拱手,王文开口道:“陛下,臣身在其位,自然当谋其政,如首辅所说,朱鉴此人,并不适合出任内阁辅臣。”
“但是……”
话音落下,朱祁钰脸上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