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谈判过后,朱鉴等人回到营中,最终商定的计划,就是把“底线”让也先看到。
他们心里都清楚,也先之所以暂罢和谈的进程,让他们先去见太上皇,无非就是想借太上皇急着脱离虏营的心情,给使团施压而已。
所以,早在觐见之前,他们就已经大致预料到会是什么场景了。
站在太上皇的角度,肯定会催促他们尽快完成和谈,促成迎复之事。
但是问题就在于,他们心里都清楚,有些事情,他们是决定不了的。
李实在觐见太上皇的时候,说话口气虽然不妥,但的确是实话。
贡使涉及到这场大战的正统性,所以就算要妥协,也不是他们能够决定的了的。
所以,有些事情,必须在见到太上皇之前,就决定好。
他们去觐见太上皇,谈到的一切,必然会落尽也先的耳中,这一点毋庸置疑。
所以,朱鉴等人最终商议出来的结论,就是和太上皇发生一场大大的冲突。
这样,就可以让也先意识到,他最后的一手牌,也没有了作用,想要促成和谈,就只能瓦剌率先退让。
但是,也先或许是察觉到了什么,虽然初时得知消息的时候有些急切,可却没有退让,也没有出手阻拦使团。
这就不由得袁彬不着急了。
这一次的和谈,可谓是最有希望的一次,错过了这一次,天知道回朝廷之后,还要扯皮多久。
如果瓦剌不肯退让,朝廷那边也不肯妥协,那么事情岂不是要僵在这里?
朱鉴等人沉默不言。
袁彬眯了眯眼睛,忽然反应过来,沉声问道。
“诸位大人,你们不会是真的想要就此归朝,继续将太上皇留在迤北吧?”
不然的话,为何一直要将他死死的扣在身边,又为何要说,这是冒险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