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却是一喜,旋即就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张軏。
显然,许彬觉得,袁彬的到来,也是张軏安排的。
然而让他感到意外的是,面对袁彬,张軏的脸色并没有丝毫的轻松,反而有些惊疑不定。
武臣这边的骚动,自然也引起了文臣这边的注意。
他们当中,没有人认识袁彬。
但是,刚刚那个蒙古贵族,自称是瓦剌使节,袁彬跟他一同前来,身穿的又是锦衣卫的袍服。
很快,便有人猜出了他的身份。
于是,满朝上下,所有人的目光,瞬间就钉在了还在行礼的朱鉴三人身上。
这个时候,上首的天子也开口了,道。
“朱巡抚一路辛苦了,事关重大,朕不得不让你刚一进城,就立刻上殿,不过看卿家的样子,朕交办给你的事情,应该已经办好了吧?”
朱鉴这会也有些摸不清楚情况。
之前,就在郭登接到军令,带领大军伏杀也先的时候,朱鉴也同时接到了一份密诏。
里头说道,一旦也先战败,瓦剌必然势弱,这个时候,正是和对方交涉,迎回太上皇的好时机,所以天子命他再度出使瓦剌,试探其态度。
如若也先有诚意和谈,那么可以带着瓦剌使节到京,但是为了确定太上皇安然无恙,同时需要让太上皇的亲随袁彬一同回京。
应该说,这份诏旨对于朱鉴来说,是很冒险的。
他熟谙军事,又通民政,当然清楚,也先在接连的大败之下,必然不可能继续长久和大明保持敌对的关系,转向和谈是必然的事情。
但是,这个节点究竟在何处,谁也不知道。
他虽不在朝中,但是却也知道,紫荆关一役之后,朝中众多大臣都觉得,也先无再战之力,必然会倾向和谈,所以才遣派了使团。
可结果却是,也先表面上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