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桩事情,皆事关重大,便一桩一桩来吧,萧卿,蒋卿,张卿皆奏当即刻遣派使团,迎回太上皇,诸卿觉得是否妥当?”
率先出言的是俞士悦,他受了于谦的托付,对于这件事情,早就有了提防,立刻便上前道。
“陛下,臣以为不妥,也先是土木军报刚刚到京之时,我朝便曾数次遣派使团,欲与也先和谈,迎回上皇,然其野心勃勃,图我京师,出尔反尔,奸诈不堪,屡次敲诈我朝廷财帛金银,却始终不肯放还上皇。”
“此前种种,足可见其贪心不足,乃欲挟上皇以令我大明朝廷,全无放还上皇之诚意,故此,臣以为,我朝廷越是迫切欲迎回上皇,也先便越会待价而沽,以上皇为要挟,不断向我朝廷索要物资,唯有以静制动,徐图长计,方是正理。”
太上皇是一定要迎回归朝的,这是不可动摇的事实。
满朝上下,包括天子在内,没有人敢说,将太上皇丢在迤北不管。
因此,能够争论的,就只有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来迎回。
俞士悦的看法,事实上也是很多朝廷大臣的看法。
大明不是没有尝试过营救太上皇,但是财帛金银送了不少,太上皇却连面都没见几次。
朝中的许多大臣,虽然想要迎回太上皇,但是也不想当冤大头。
因此,俞士悦说完之后,立刻便有不少大臣点头表示赞同。
当然,反对者也有。
右副都御史萧维祯立刻就站了出来,反驳道。
“如今与土木之时如何相同?”
“彼时我军大败,也先气势正盛,欲挥师南下,图我京师,自然不肯与我大明和谈,放归上皇。”
“但是如今也先大败,狼狈逃窜,我大明京营重整,兵精粮足,天下承平,君臣一心,朝野上下皆翘首期盼上皇归来。”
“反观蒙古各部,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