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重生东京泡沫时代 > 番外:长信银行兴衰史

番外:长信银行兴衰史(2 / 6)

行得听话,按政府的政策需要,以长期信用贷款的方式进行运营。

在贷款投向上,作为一家具有政策属性的商业银行,长银在成立之初,主要还是聚焦于符合“国家利益”的行业,服从政府产业政策,如二战初期的造船、电力、钢铁、煤炭等行业,以及后来的汽车制造等工业生产类行业。

在长银看来,具有政府支持、符合政府政策导向的企业及这些企业的关联公司,才能够在日本长期生存。因此,长银在实际的信贷业务中,往往不是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作为评判依据,而是更多考虑企业的背景和社会关系。

在本书中,前原玖美奈作为长银出身,被上司要求服务好狗大郎其实就是这种长信银行侧重于搞关系的一个体现。当然了,其实其他银行的做法也没什么不同。

二、发展、困境和隐患

随着日本经济的腾飞,长银也在不断壮大。20世纪60年代初,长银的业务发展迅速,在1963年,长银为国内制造业提供了几千亿日元的资金,放贷对象包括丰田、东丽集团、川崎钢铁、东京电力、桥石轮胎和东芝等行业巨头,同期,长银也帮助这些企业进行海外拓展。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在为丰田向美国进出口银行的贷款提供担保后,长银意识到了海外机会的重要性,因此派遣职员学习外语并前往海外的银行进行培训。日后长银管理层中的“国际派”,如大野木克信、平尾宏二等,就是在这一时期接受了海外的培训后脱颖而出的。

随着70年代经济的放缓和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需要通过长银进行贷款的需求越来越少,使长银的长期发展遭到威胁。因此,包括大野木克信在内的“国际派”开始倡议对长银进行改革,而大野木克信主张公司向投资银行方向转型的建议,也获得了长银高层的认可。

但是作为一家政策型的银行,由于大藏省直接金融监管的原因,银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